【钴鉧潭记翻译和原文】《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对钴鉧潭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不满,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
一、
《钴鉧潭记》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钴鉧潭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潭水的清澈、岩石的形态、溪流的流动等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文中也透露出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独与思索,表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钴鉧潭,在西山后三里。 | 钴鉧潭位于西山后面三里处。 |
潭西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石梁。 | 潭的西边十五步,水流湍急且深的地方是一道石桥。 |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 那些石头高耸突出,弯曲不平,从泥土中显露出来,姿态各异,几乎数不清。 |
其中清浅可数,游鱼可数。 | 潭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鱼儿游动。 |
其旁皆有山,其下皆有石,其上皆有竹林。 | 旁边都有山,下面都有石头,上面都有竹林。 |
其高声鸣,其幽而深,其清而冽。 | 它的声音高亢,环境幽静深邃,水清而寒冷。 |
余始至,若有所失;久之,乃知其美。 | 我刚到时,好像失去了什么;过了很久,才明白它的美丽。 |
于是作《钴鉧潭记》。 | 于是写下这篇《钴鉧潭记》。 |
三、文章特色总结
- 语言简练:全文用词精炼,描写细致,富有画面感。
- 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 结构清晰:按照空间顺序展开,层次分明。
- 寓意深刻:表面写景,实则寄托情怀,体现作者的哲思。
如需进一步了解“永州八记”的其他篇章或柳宗元的创作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