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什么意思】“徒有虚名”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名气、很受人尊敬,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能力或实力,只是名声空有其表。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表面形象,而缺乏实际内容的人或事。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解释 |
徒 | 只,仅仅 |
有 | 具备 |
虚名 | 空的名声,不实的名誉 |
整体意思 | 只有空虚的名声,没有真实的能力或价值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今若取之,虽有虚名,实失百姓之心。”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光鲜但内里空虚。
- 近义词:虚有其表、有名无实、徒具形式
- 反义词:名副其实、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批评某人能力不足却享有高名 | 他虽然被选为部门负责人,但工作能力一般,简直是徒有虚名。 |
描述某个产品宣传过度 | 这个品牌广告铺天盖地,实际上质量一般,可以说是徒有虚名。 |
评价某些机构或组织 | 某些协会打着公益旗号,实则只为牟利,完全徒有虚名。 |
四、总结
“徒有虚名”强调的是外在名声与内在实力之间的不匹配。它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更应关注实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经营,都应该追求“名副其实”,而不是“徒有虚名”。
关键点 | 内容 |
含义 | 表面有名,实际无能 |
出处 | 《三国志》 |
用法 | 批评虚假名声 |
近义词 | 虚有其表、有名无实 |
反义词 | 名副其实、货真价实 |
使用场景 | 适用于批评、讽刺、反思等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