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全文赏析】《山石》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石的壮丽景象,也寄托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全诗如下:
> 山石荦确行径微,
> 寒日萧萧暮色迟。
> 石峻如刀割肌骨,
> 云深不见人踪迹。
> 晨登石上望天远,
> 暮坐岩前听鸟啼。
> 心随孤鹤归何处?
> 风吹松影满衣衣。
从结构上看,《山石》采用了典型的古体诗形式,句式自由,节奏舒缓,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中“山石荦确”一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山石嶙峋、道路狭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险峻的氛围。“寒日萧萧暮色迟”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寂静与冷清,为全诗奠定了苍凉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石峻如刀割肌骨”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山石的坚硬与陡峭形象地表现出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艰难。“云深不见人踪迹”则暗示了山中人烟稀少,天地辽阔,仿佛整个世界都沉寂下来,只有诗人独自徘徊其间。
后四句转入对时间与空间的描写:“晨登石上望天远,暮坐岩前听鸟啼。”这两句通过对昼夜交替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沉思。清晨登上高处,遥望远方;傍晚静坐山岩,聆听鸟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然而,这种宁静背后,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心随孤鹤归何处?风吹松影满衣衣。”则将全诗推向情感的高潮。诗人借“孤鹤”象征自己漂泊无依的命运,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与迷茫。而“风吹松影满衣衣”则以景结情,将自然的风与影融入诗人的衣襟,仿佛连自然也在陪伴着他,给予他一丝慰藉。
综上所述,《山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韩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山石的壮美与人生的孤独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