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5-10-08 21:37:11

问题描述: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蹲一个懂行的,求解答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21:37:11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与《前赤壁赋》并称为“赤壁二赋”。此文延续了前赋的哲理思考,但情感更加深沉,意境更为幽远。文章以游江夜景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

一、原文节选

>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

>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曰:“然。”

>

> 吾与子之共适也。

二、翻译摘要

原文 翻译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夜已深,四周寂静无声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恰好有一只孤鹤从东边飞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翅膀像车轮一样大,黑色的衣裳,白色的披风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长声鸣叫,掠过我的船向西飞去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不久客人离去,我也入睡了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梦见一位穿着羽衣、轻盈飘逸的道士
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他经过临皋亭下,向我行礼说道
“赤壁之游乐乎?” “你在赤壁游玩得开心吗?”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问他名字,他低头不回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啊!原来如此,我知道了。”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昨晚那飞鸣而过的,不是你吗?”
曰:“然。” 道士说:“是的。”
“吾与子之共适也。” “我和你一同享受这份宁静吧。”

三、赏析总结

《后赤壁赋》虽篇幅不长,但意蕴深远。文章通过描绘夜晚独游赤壁、遇孤鹤、梦道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空灵、神秘的氛围,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写景细腻:如“翅如车轮,玄裳缟衣”等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 哲理深沉:通过对梦境的叙述,表达对人生无常、天地永恒的感悟。

- 情感真挚:全文情感由静到动,由实入虚,层层递进,令人回味无穷。

四、总结表格

内容 说明
文章名称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 苏轼
创作时间 元丰五年(1082年)
主题思想 表达人生无常、寄情山水、超然物外
艺术特色 写景细腻、哲理深沉、情感真挚
结构特点 以游江夜景为线索,穿插梦境与现实
翻译风格 通俗易懂,保留原意
风格影响 对后世散文创作影响深远

通过这篇《后赤壁赋》,我们不仅能看到苏轼高超的文学造诣,更能感受到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态的精神境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