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古今异义词】《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不仅在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文辞也极具文学价值。其中,许多词语在古代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古今异义词”。了解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以下是对《兰亭集序》中部分古今异义词的总结与对比分析:
一、古今异义词总结
1. 修
- 古义:长、高(如“茂林修竹”)
- 今义:修理、修饰
2. 期
- 古义:期望、希望(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 今义:日期、期限
3. 之
- 古义: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或用于句中起连接作用(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今义:同上,但使用频率更高,且多用于书面语
4. 畅
- 古义:痛快、尽情(如“畅叙幽情”)
- 今义:通畅、顺利
5. 兴
- 古义:发生、引起(如“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 今义:兴奋、兴趣
6. 致
- 古义:情趣、兴致(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今义:达到、尽力
7. 次
- 古义:旁边、旁边的地方(如“列坐其次”)
- 今义:次序、顺序
8. 信
- 古义:实在、确实(如“信可乐也”)
- 今义:诚信、相信
9. 虽
- 古义:即使、纵然(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今义:虽然
10. 之
- 古义:代词,指代前面的事物(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今义:同上,但更多用于书面语
二、古今异义词对照表
古词 | 古义 | 今义 |
修 | 长、高 | 修理、修饰 |
期 | 期望、希望 | 日期、期限 |
之 | 的 / 连接作用 | 的 / 连接作用 |
畅 | 痛快、尽情 | 通畅、顺利 |
兴 | 发生、引起 | 兴奋、兴趣 |
致 | 情趣、兴致 | 达到、尽力 |
次 | 旁边 | 次序、顺序 |
信 | 实在、确实 | 诚信、相信 |
虽 | 即使、纵然 | 虽然 |
之 | 代词 | 代词 |
三、结语
通过对《兰亭集序》中古今异义词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原意和文章的情感基调。这些词语的变化不仅是语言发展的体现,也是文化演变的重要标志。学习这类词汇,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文,并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