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原文及翻译】《潼关》是唐代诗人谭嗣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非传统古诗,但因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常被误认为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及翻译
诗句 | 翻译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想起东汉的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宁愿暂时忍耐,等待像杜根一样的机会。 |
我自横眉向冷眼, | 我自己却横眉冷对那些冷眼旁观的人。 |
从来未使一钱轻。 | 从不把金钱看得重。 |
二、
《潼关》一诗通过借古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谭嗣同在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遭遇时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诗中“望门投止”和“忍死须臾”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隐忍与坚持;“横眉向冷眼”则体现了他对世俗冷漠的不屑与反抗;“从未使一钱轻”则表明他不为名利所动,坚守自己的理想与操守。
虽然这首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诗”,但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近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三、延伸理解
谭嗣同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他主张变法图强,但最终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捕牺牲。他的诗作往往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改革精神,《潼关》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尽管诗中没有直接提及政治事件,但其背后蕴含的忧国忧民之情却十分明显。
结语:
《潼关》虽短,却意蕴深远。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与士人精神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与理解这首诗,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文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