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耻大辱是什么意思?】“奇耻大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极其羞耻、令人难以忍受的耻辱。这个词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让人感到极度愤怒、痛苦或羞愧的事情。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奇耻大辱 | qí chǐ dà rǔ | 形容极其严重的耻辱 | 《后汉书·王符传》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对某事的强烈不满或痛心 |
二、词语详解
“奇”表示罕见、特殊;“耻”指羞辱;“大辱”则是极大的侮辱。合起来,“奇耻大辱”强调的是那种超出常规、令人难以接受的羞辱事件。
这种耻辱往往不是个人行为造成的,而是涉及国家、民族、集体等层面的严重伤害。例如,国家在战争中失败、领土被侵占、尊严受到践踏等,都可能被视为“奇耻大辱”。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国家层面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 |
个人层面 | “他因背叛朋友而背负了奇耻大辱。” |
历史事件 |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耻辱、羞辱、奇耻 |
反义词 | 荣耀、光荣、自豪 |
五、总结
“奇耻大辱”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极其严重、令人难以接受的耻辱。它不仅适用于个人层面,也常用于国家、民族等宏观语境中,表达对某种不公或伤害的深刻痛恨和反思。
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