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黑与白》教学设计(4页)】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色彩的对比》,课题为《黑与白》。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黑白两种基本颜色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理解黑与白之间的对比关系,并通过观察、欣赏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能力。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引发兴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是色彩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识黑色与白色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画面中的作用。
- 学会运用黑与白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黑白对比的理解能力。
- 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对黑白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黑白对比的表现方式及在画面中的应用。
-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黑白的搭配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黑白艺术作品图片)
- 黑白画具(铅笔、炭笔、橡皮等)
- 范画若干
- 教学挂图或实物展示
- 学生准备:
- 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可选)
- 观察记录本(用于课堂笔记)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只有黑和白的?比如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如:斑马、熊猫、黑白相片、剪影等。
播放几幅黑白艺术作品(如毕加索的素描、中国水墨画等),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环节:新知讲解(10分钟)
1. 认识黑白:
- 黑色代表沉稳、神秘、力量;白色代表纯洁、明亮、空灵。
- 黑白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能突出画面主体,营造氛围。
2. 黑白的运用:
- 展示不同风格的黑白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通过黑白搭配来表现主题的。
-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明暗变化、线条粗细、虚实对比等。
第三环节:课堂实践(20分钟)
1. 作业要求:
- 以“我眼中的黑与白”为主题,用铅笔或炭笔进行一幅黑白画创作。
-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注重构图与对比。
2. 教师指导:
- 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构图、线条等问题。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构思和想法。
第四环节: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作品展示:
- 将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组织学生轮流欣赏。
-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 评价方式:
- 自评:学生填写简短的自我评价表。
- 互评:同学之间相互点评,提出建议。
- 教师总结:肯定优点,指出改进方向。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了解黑白的艺术表现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黑白的对比把握不够准确,今后可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示范与练习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黑白现象,提升他们的艺术感知力。
七、板书设计
```
黑与白
——色彩对比的艺术
1. 黑白的特性
- 黑:深沉、神秘
- 白:明亮、纯净
2. 黑白的运用
- 对比强烈
- 构图清晰
- 表现力强
3. 创作提示
- 观察生活
- 大胆尝试
- 注重对比
```
八、拓展延伸
建议学生课后观察家中或校园中的黑白物品,尝试用手机拍摄黑白照片,并与同学分享。也可以尝试用黑白颜色绘制一幅小插图,作为下一节课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