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架规范是什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架是保障混凝土结构成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设施。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性,国家及行业对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搭设、使用和拆除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以下是对“模板支撑架规范是什么”的总结,并结合相关标准内容进行整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其核心要点。
一、模板支撑架规范概述
模板支撑架是指用于支承模板、承受混凝土浇筑时荷载的临时结构体系,通常由钢管、扣件、木方、可调托撑等构件组成。其规范主要包括:
- 设计规范: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 施工规范:涉及搭设、验收、使用和拆除等环节;
- 安全要求:包括稳定性、承载力、防倾覆措施等;
- 材料要求:对钢管、扣件、木方等材料的规格、质量提出明确标准。
二、模板支撑架主要规范
序号 | 规范名称 | 主要内容 | 适用范围 |
1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 明确钢管、扣件的使用标准,规定立杆间距、步距、剪刀撑设置等 | 所有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模板支撑系统 |
2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 涉及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构造、计算方法、安装与拆除要求 | 模板工程中的支撑架设计与施工 |
3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提供模板支撑架所承受的活荷载、恒荷载等数据 | 所有建筑结构的模板支撑设计 |
4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 对高空作业中模板支撑架的安全防护提出要求 | 高空模板支撑作业环境 |
5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 包括模板支撑架的检查项目、评分标准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
三、模板支撑架施工关键控制点
1. 立杆布置:根据结构荷载合理布置立杆间距,一般不大于1.2米。
2. 水平杆设置:每步设置水平杆,增强整体稳定性。
3. 剪刀撑布置:应在支架四角及中间每隔6~8米设置剪刀撑。
4. 可调托撑使用:顶部应使用可调托撑,调节高度,确保受力均匀。
5. 验收与检查: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
问题 | 原因 | 应对措施 |
支撑架失稳 | 立杆间距过大或未设剪刀撑 | 按规范调整间距,增设剪刀撑 |
荷载超限 | 设计荷载不足或施工超载 | 重新核算荷载,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
扣件松动 | 安装不规范或未拧紧 |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定期检查紧固情况 |
五、结语
模板支撑架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稳定可靠,为后续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