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下一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一、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语句,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本计划周密、意图掌控局势,却因策略失误或意外情况导致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损失惨重。这句话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自作聪明、结果却弄巧成拙的行为。
该典故源自赤壁之战后,东吴大都督周瑜为夺回荆州,设计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企图借此控制刘备,但最终反被诸葛亮识破,导致计划失败,不仅失去了美人(孙尚香),还损兵折将,因此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说法。
在实际使用中,这句成语常用于调侃那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情况,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谋略的重要性与风险性。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三国演义》 |
出处原文 |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
作者 | 罗贯中(小说) |
意思 | 原本想用巧妙计谋掌控局面,结果却失败,既失去美人又损失兵力。 |
典故背景 | 赤壁之战后,周瑜设计将孙尚香嫁给刘备,欲借机控制刘备,却被诸葛亮识破,计划失败。 |
使用场景 | 用于讽刺“自作聪明、结果适得其反”的行为。 |
后续句子 | 无明确下一句,此为完整表达。 |
延伸意义 | 反映古代战争中谋略与风险并存,也体现人性中的贪心与短视。 |
三、结语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生动描述,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同时,也展现了《三国演义》作为古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