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进德修业出处于哪里

2025-10-14 00:51:55

问题描述:

进德修业出处于哪里,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00:51:55

进德修业出处于哪里】“进德修业”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专业能力。那么,“进德修业”出自何处?它的出处是什么?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进德修业”最早见于《周易·乾卦》中的“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更直接的出处是《礼记·大学》和《论语》等儒家经典文献中关于修身养德、勤奋学习的思想。后世文人将“进德”与“修业”结合,形成固定搭配,用来强调个人在道德和学业上的双重提升。

“进德”意指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修业”则指精进自己的学问或技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发展过程。

虽然“进德修业”作为一个固定词组并非直接出现在某一部经典中,但它所体现的思想源于古代儒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尤其是《礼记·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二、出处一览表

成语 出处 原文 解释
进德修业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强调修身养德的重要性,为“进德”奠定基础。
进德修业 《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鼓励自我反省与学习,体现“修业”的精神。
进德修业 《周易·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虽未直接出现“进德修业”,但强调持续努力的精神。
进德修业 后世文人著作 如《朱子语类》等 将“进德”与“修业”结合,形成固定用法。

三、结语

“进德修业”虽非出自某一特定典籍,但其思想根源深厚,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人格完善与终身学习的重视。无论是古代士人还是现代人,都应以此为座右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内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价值,从而在生活中践行“进德修业”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