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mt6752与骁龙801】在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联发科(MediaTek)和高通(Qualcomm)一直是两大重要玩家。其中,联发科MT6752和高通骁龙801是两款曾在中高端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芯片。虽然这两款芯片已经逐渐被新一代产品取代,但它们在发布初期的性能表现、功耗控制以及市场定位仍有值得分析的地方。
以下是对联发科MT6752与骁龙801的详细对比总结:
一、基本参数对比
项目 | 联发科 MT6752 | 骁龙 801 |
发布时间 | 2014年 | 2014年 |
制程工艺 | 28nm HKMG | 28nm |
核心架构 | 四核 Cortex-A53 @ 1.7GHz | 四核 Krait 400 @ 2.5GHz |
GPU | Mali-T760 MP4 | Adreno 405 |
支持内存 | LPDDR3 1600MHz | LPDDR3 1600MHz |
网络支持 | LTE Cat.4 | LTE Cat.4 |
安全技术 | TrustZone | TrustZone |
二、性能表现
- CPU性能:骁龙801凭借更强的Krait 400架构,在单核和多核性能上略优于MT6752,尤其在高负载任务中表现更稳定。
- GPU性能:MT6752搭载的Mali-T760 MP4在图形处理能力上稍强于Adreno 405,尤其是在游戏场景中表现更佳。
- 能效比:MT6752在功耗控制方面表现更优,适合对续航有较高要求的设备。
三、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MT6752:主要面向中端市场,尤其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受到较多厂商青睐,常用于中端智能手机。
- 骁龙801:定位于高端市场,多用于旗舰机型,如小米4、华为荣耀6等,强调性能与用户体验。
四、优缺点总结
项目 | 联发科 MT6752 | 骁龙 801 |
优点 | 功耗低、性价比高、图形性能好 | 单核性能强、稳定性高、品牌影响力大 |
缺点 | 多核性能较弱、部分系统优化不足 | 功耗相对较高、发热控制一般 |
五、总结
联发科MT6752与骁龙801虽同属2014年的中高端处理器,但在性能、功耗和市场定位上各有侧重。MT6752以较低的功耗和不错的图形性能赢得了中端市场的认可,而骁龙801则凭借更强的CPU性能和品牌优势,成为当时高端手机的首选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两款芯片已逐渐退出主流市场,但它们在当时的市场竞争中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关注性价比或特定需求的用户来说,了解这些早期芯片的特点依然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