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以为父亲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他能扛起生活的重担,也能解决一切难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发现,父亲也有他的脆弱与不易。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我刚升入初中,需要早起赶公交车去学校。天还没亮,我就听见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响动。我以为母亲已经起床了,便推开门一看,却发现站在灶台前忙碌的人竟是父亲。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而围裙系在他宽大的腰间,竟显得格外滑稽。
“这么早起来做什么?”我疑惑地问。
父亲回头笑了笑:“你不是要赶公交吗?我给你煮碗热汤面,暖暖身子。”他的话轻描淡写,可我却愣住了。从小到大,我从未见过父亲为我做过饭,更别提特意起这么早。那一刻,我突然觉得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
吃着热腾腾的面条,我抬头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他低头搅拌锅里的汤时,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当他端着碗递给我时,手上的茧子清晰可见。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每次摔倒或受委屈,都是父亲抱起我,拍拍我的头说:“没事,有爸爸在。”那时候的我,总觉得这句话理所当然,但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它包含了多少深沉的爱。
送我去车站的路上,父亲一直叮嘱我要注意安全,不要贪睡错过了站。我点头答应着,心里却想着:这样的场景似乎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直到后来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才恍然明白,原来这就是亲情最朴实的模样——不张扬,不华丽,却温暖至深。
上了车后,透过车窗,我看到父亲站在寒风中朝我挥手。他的背影渐渐模糊,却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曾经,我总是抱怨父亲不够关心我,认为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忽略了家庭。然而现在才明白,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我们,从未缺席。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也终于懂得了父亲的不易。他用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却从不诉苦;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却从不炫耀。正如《背影》中的父亲一样,他或许平凡,但却伟大。
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我的思绪却停留在那个冬日的早晨。父亲的背影虽然渐行渐远,但他留下的爱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底。这份爱,如同一盏灯,在黑暗中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