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原文秋瑾】《满江红》是清代末年著名女革命家秋瑾所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她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这首词语言激昂、情感真挚,是秋瑾思想和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
《满江红》全文共93字,分为上下两片,结构紧凑,感情浓烈。上片描写作者面对国难当头的愤懑与忧思;下片则抒发了自己愿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整首词体现了秋瑾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立精神。
二、原文展示
> 满江红
> 秋瑾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 替人垂泪,替人悲!
三、内容解析表
内容部分 | 原文摘录 | 解析说明 |
时间背景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 表明写作时间在京城,正值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 |
自然景象 |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 描写秋天的景色,烘托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
国家局势 |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 隐喻国家危亡,表达对故乡浙江的思念与担忧。 |
个人态度 |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 表达对传统女性角色的不满与不屑。 |
志向表达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 明确表达自己虽为女子,志向不输男子。 |
情感升华 |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 展现其为他人着想、热血沸腾的性格。 |
结尾感慨 |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 表达知音难觅、英雄孤独的无奈。 |
情感共鸣 | “替人垂泪,替人悲” | 抒发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共情。 |
四、创作背景简述
秋瑾于1907年写下《满江红》,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外敌入侵、内政腐败。她作为一位女性革命者,积极参与反清运动,并最终在绍兴英勇就义。这首词正是她在投身革命前的心声,展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五、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全词情感浓烈,充满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 语言刚健:用词铿锵有力,突破了传统女性诗词的婉约风格。
- 结构严谨:上下片呼应,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通过这首《满江红》,我们可以看到秋瑾不仅是革命先驱,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由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