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件-】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修辞手法,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3. 体会作者对侵略行为的谴责与对被侵略者的同情。
4.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
二、课文背景介绍
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1年写给一位名叫巴特勒的上尉的一封信。当时,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雨果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于是写下这封信,表达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以及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以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著称,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四、课文内容解析
1. 开头部分:
- 雨果在信中首先提到巴特勒上尉希望他发表意见,但随即表示自己并不愿意为侵略者辩护。
- 表现出他对事件的严肃态度和对历史真相的尊重。
2. 中间部分:
- 雨果详细描述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侵略者的野蛮与贪婪。
- 他用“两个强盗”来比喻英法联军,表达出对他们的强烈谴责。
3. 结尾部分:
- 雨果呼吁人们记住这段历史,珍惜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与暴力。
- 表达了他对人类文明与道德的坚定信念。
五、语言特色分析
1. 讽刺与反语:
- 如“两个强盗”、“文明的罪行”等词句,运用讽刺手法揭露侵略本质。
2. 对比与夸张:
- 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废墟进行对比,增强情感冲击力。
3. 排比与重复:
- 通过排比句式加强语气,使情感更加浓烈。
六、主题思想总结
本文通过一封书信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强烈不满与愤慨,同时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维护正义。文章不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七、课堂讨论与思考题
1. 雨果为什么说“两个强盗”?
2. 你认为雨果在这封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如果你是巴特勒上尉,你会如何回应雨果的信?
4.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文明”与“野蛮”的理解。
八、拓展延伸
1. 阅读《巴黎圣母院》或《悲惨世界》,感受雨果的人文关怀。
2. 查阅圆明园的历史资料,了解其文化价值与历史悲剧。
3. 撰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与反思。
九、板书设计
```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作者:维克多·雨果
主题:谴责侵略,弘扬正义
语言特点:讽刺、对比、排比
情感态度:愤怒、同情、呼吁
```
十、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文本解读与情感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与人性光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爱国情怀,引导他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如需配套PPT制作建议或教学活动设计,可继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