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20210809081833】《虽有嘉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出自《礼记·学记》,内容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常被纳入中考语文的考查范围。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对文言文重视程度的提升,《虽有嘉肴》的相关考题也频繁出现在各地中考真题中。
本文整理了部分与《虽有嘉肴》相关的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并为备考提供有效参考。
一、原文节选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常见考点分析
1. 字词解释
- 嘉肴:美味的食物。
- 旨:味美。
- 至道:最好的道理。
- 学:学习。
- 困:困惑。
2. 句子翻译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好。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导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
3. 主旨理解
文章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即“教学相长”。
三、典型中考真题及解析
题目1(2020年某地中考):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肴(虽然)
B. 弗食(不)
C. 不知其旨也(意思)
D. 知困(知道困难)
答案:B
解析:A项“虽”应为“即使”,C项“旨”应为“味美”,D项“知困”应为“知道自己有困惑”。
题目2(2021年某地中考):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参考答案: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
题目3(2022年某地中考):
文中“教学相长”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通过学习,人们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通过教学,人们发现自己的困惑,从而不断自我完善。
四、备考建议
1. 积累文言词汇:如“虽”、“弗”、“旨”等常用字词,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2. 强化翻译训练:注重句意准确,避免望文生义。
3. 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通过文本传达的核心思想,如“教学相长”这一理念。
4. 多做真题练习:熟悉题型,提升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总之,《虽有嘉肴》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真题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