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习题及解答】在会计实务中,坏账准备是一项重要的财务处理内容,尤其在应收账款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坏账准备的计提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还关系到企业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能力。本文将通过一系列习题及详细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坏账准备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
1. 企业在确认应收账款时,若预计无法收回部分款项,应如何处理?
A. 直接冲销应收账款
B. 计提坏账准备
C. 不做任何处理
D. 增加销售收入
答案:B
解析: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合理估计并计提坏账准备,而不是直接冲销或忽略。
2.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计算公式为:
A. 应收账款余额 × 预计坏账率
B. 销售收入 × 预计坏账率
C. 资产总额 × 预计坏账率
D. 利润总额 × 预计坏账率
答案:A
解析: 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乘以一定的坏账率来确定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3. 如果企业以前年度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与实际发生坏账不一致,应如何调整?
A. 不进行调整
B. 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冲销
C. 直接调整利润
D. 重新计算并调整
答案:D
解析: 当实际发生的坏账与前期估计存在差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计算并调整坏账准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二、判断题
1.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科目,用于抵减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解析: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用于反映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部分。
2. 企业在使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率可以随意设定,无需考虑历史经验或行业水平。(×)
解析: 坏账率应基于历史数据、客户信用状况以及行业平均水平合理确定,不能随意设定。
3.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解析: 企业一旦选择某种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应保持一致性,除非有充分理由并按规定披露。
三、简答题
1. 简述坏账准备的含义及其作用。
答: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为了应对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比例预先计提的损失准备。其作用在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因应收账款无法回收而造成利润虚增,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2. 列举三种常见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并简要说明其适用情况。
答:
- 余额百分比法:适用于应收账款结构稳定、客户信用状况较为一致的企业。
- 账龄分析法:根据应收账款的不同账龄段,按不同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适用于客户信用差异较大的企业。
- 个别认定法:针对个别金额较大或存在明显回收风险的应收账款,单独评估并计提坏账准备。
四、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根据以往经验,预计坏账率为5%。假设该公司之前已计提坏账准备为20万元,且本年无实际坏账发生。
问题:
请计算该公司202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并说明会计处理方式。
解答: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 应收账款余额 × 坏账率 = 500万 × 5% = 25万元
由于之前已计提20万元,因此本期应补提坏账准备 = 25万 - 20万 = 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信用减值损失 50,000元
贷:坏账准备 50,000元
五、总结
坏账准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计提坏账准备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通过上述习题与解答,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坏账准备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相关方法,提升财务处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