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影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影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19:19:24

《影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正确认读“影、子、前、后、黑、狗”等生字,掌握其音形义。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带来的乐趣。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 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联系实际进行拓展思考。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影子图片、手电筒、小玩具(如小汽车、娃娃)、黑板、磁贴等。

-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出示一张白天阳光下的影子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 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并板书课题《影子》。

- 播放一段关于影子的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 提问:“课文讲的是谁?它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识字写字(15分钟)

- 分组学习生字:“影、子、前、后、黑、狗”。

- 采用多种方式识记:

- 拼音认读

- 形近字对比(如“前”和“后”)

- 编儿歌记忆(如“影子跟着我,前后不分离”)

- 写字指导:教师示范“前、后、黑”三个字的写法,学生练习书写。

4.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0分钟)

- 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内容,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 提问引导:

- “影子为什么总是跟在我们后面?”

- “什么时候影子会变长?什么时候变短?”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5. 实践活动(10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利用手电筒或阳光,观察影子的变化。

- 学生尝试用手电筒制造不同形状的影子,并描述它们的样子。

- 小组合作,用玩具做影子游戏,体验影子的有趣之处。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影子,记录影子的变化。

- 布置小任务:画一幅“我和影子”的图画,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

五、板书设计

```

《影子》

影子跟着我,

前后不分离。

太阳一照,

影子就出来。

我走它也走,

我停它也停。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结合生活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今后可在课堂中进一步融入科学启蒙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