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出游文言文翻译】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景公有一次外出巡游。这一天,他带着随从,骑着骏马,身穿华服,兴致勃勃地前往城外游玩。一路上风景宜人,百姓安居乐业,景公心情大好,不禁对身边的臣子说道:“我治理国家多年,百姓富足,社稷安定,真是令人欣慰。”
然而,就在他们行至一处山林之间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一群百姓正在争吵,场面颇为混乱。景公心中疑惑,便命人前去查看。原来是几位农夫因田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甚至动起了手。
景公听后,眉头微皱,对身旁的大臣说:“民为邦本,若连田界之争都难以平息,何以治国?”他随即下令,让地方官前来处理此事,并亲自巡视农田,了解百姓疾苦。
不久之后,事情得以妥善解决。景公回到宫中,感慨道:“为君者,当以民为本,不可只顾享乐。”自此以后,他更加注重体察民情,勤政爱民,齐国也因此更加繁荣昌盛。
文言文原文参考:
> 景公出游于郊,问其民曰:“吾居此土,民安乎?”对曰:“安。”公曰:“吾有政,民信乎?”对曰:“信。”公曰:“吾有刑,民畏乎?”对曰:“畏。”公曰:“然则吾无失矣。”左右曰:“民安、信、畏,君之德也。”公曰:“非独吾德也,亦由天命。”
译文:
景公在郊外巡游时,询问百姓:“我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百姓是否安乐?”百姓回答:“安乐。”景公又问:“我的政令,百姓是否信任?”百姓答:“信任。”景公再问:“我的刑罚,百姓是否畏惧?”百姓答:“畏惧。”景公说:“既然如此,那我也没有什么过错了。”身边的人说:“百姓安乐、信任、畏惧,这是您的德行啊。”景公却说:“不只是我的德行,也有天命的因素。”
这篇文章以“景公出游”为主题,讲述了齐景公在外出巡游时,如何通过与百姓的互动,反思自己的治国之道。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代君主重视民情、关注民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