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滞涨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滞涨名词解释,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1 11:51:19

滞涨名词解释】“滞涨”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经济停滞(即经济增长缓慢或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却持续上升的现象。这种现象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悖,因为通常认为经济衰退时物价会下降,而经济繁荣时物价会上升。滞涨的出现往往对政策制定者构成挑战,因为它同时面临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的双重压力。

一、滞涨的定义

概念 定义
滞涨 指经济停滞(GDP增长缓慢或负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

二、滞涨的特点

特点 说明
经济增长缓慢或负增长 实际GDP增长停滞或下降,失业率上升。
通货膨胀持续上升 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政策困境 传统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应对通胀和失业问题。
供给冲击 常因能源价格上涨、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引发。

三、滞涨的成因

成因 说明
供给冲击 如石油危机、自然灾害等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货币政策失误 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需求,但供给无法跟上。
结构性问题 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错配导致效率低下。
外部因素 国际市场波动、汇率变化等影响国内经济。

四、滞涨的影响

影响 说明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物价上涨而收入增长有限,实际购买力降低。
企业经营困难 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投资意愿下降。
政府财政压力增大 税收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增加。
社会不稳定风险上升 失业率上升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五、应对滞涨的措施

措施 说明
精准调控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过度刺激需求。
加强供给侧改革 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适度财政政策 在控制赤字的前提下,支持关键行业。
引导预期管理 通过沟通稳定市场信心,防止恐慌情绪蔓延。

六、典型案例

国家/时期 情况概述
美国(1970年代) 受石油危机影响,经济停滞与高通胀并存,被称为“滞涨时代”。
英国(1970-1980年代) 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政府政策调整后逐步恢复。
中国(2000年代初期) 由于加入WTO带来的出口增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未出现典型滞涨。

七、总结

滞涨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理解滞涨的成因、特点及其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