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6页)】一、活动主题:走进我们的校园——发现身边的美
二、活动背景: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逐渐增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对校园环境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但往往缺乏主动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因此,通过开展“走进我们的校园——发现身边的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会用多种方式记录校园中的美好事物,如拍照、绘画、文字描述等。
- 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和信息整理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珍惜学习环境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活动时间:
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
- 制作活动任务单、评价表、展示板等。
- 提前了解校园各区域的特点和资源。
- 准备相机或手机用于拍摄活动照片。
2. 学生准备:
- 分组(每组4-5人)。
- 准备笔记本、彩笔、画纸等工具。
- 每位学生提前观察校园环境,记录初步感受。
六、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活动导入与任务布置
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每天在校园里看到哪些让你觉得美的地方?”
2. 展示一些校园美景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布置任务:
- 每组选择一个校园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
- 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所见所感。
4. 分组并确定组长,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实地观察与资料收集
1. 学生分组到指定区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所见所闻。
2.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鼓励他们多角度观察。
3. 学生可以拍摄照片、绘制简图、写观察日记等。
第三课时:整理资料与成果展示
1. 各组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简易的展示材料(如手抄报、PPT、小册子等)。
2. 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发现与感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或建议。
3.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并指出改进方向。
第四课时:总结反思与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 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美”转化为实际行动,如爱护花草树木、保持教室整洁等。
3. 布置拓展作业:以“我眼中的校园之美”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幅画。
七、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成果性评价:根据各组的展示内容、创意表达、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自评与互评: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同时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八、活动延伸:
1. 将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文化墙或学校宣传栏中。
2. 组织一次“校园之美”摄影展,邀请家长和老师参观。
3. 鼓励学生持续关注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九、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今后可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更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