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妈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大树”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 通过故事和互动游戏,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关爱之情,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大树妈妈”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树、树木生长的过程、树木与动物的关系等。
- 音乐《大树妈妈》(可选用轻柔的背景音乐)。
-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 教具:大树模型或图片卡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听一听,猜一猜(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听一段关于“大树”的描述:“它高高的,有绿色的叶子,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还能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引出主题“大树妈妈”。
2. 故事讲述:《大树妈妈的故事》(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位慈祥的‘大树妈妈’。她每天为小动物们提供食物和庇护,风吹来时,她轻轻摇晃树叶,像是在唱歌;下雨时,她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小花小草不被淋湿。春天,她开出嫩绿的新芽;夏天,她撑起大片的阴凉;秋天,她结出香甜的果实;冬天,她虽然枯黄,但依然守护着大地。”
提问:“大树妈妈为谁做了什么?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大树?”
3. 游戏互动:我是大树妈妈(1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 教师带领幼儿围成一圈,每人扮演一棵“小树”,并模仿大树的动作:伸展手臂像树枝,蹲下做根系等。
- 教师发出指令,如“风吹来了!”幼儿做出摇摆动作;“下雨了!”幼儿低头“避雨”。
-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分享自己扮演“大树”的感受。
4. 创意手工:我的大树妈妈(12分钟)
引导幼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大树妈妈”的图画或模型:
- 提供模板或自由发挥,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妈妈”。
- 完成后,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大树妈妈”在哪里,她做了什么。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大树妈妈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学会爱护她,不乱砍伐、不摘树叶,一起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小区或公园里的树,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像“大树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班级设置“绿色角”,摆放一些盆栽植物,让幼儿轮流照顾。
- 开展“我为大树写诗”活动,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眼中的大树。
- 结合自然教育,带幼儿去户外观察真实的树木,增强感官体验。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大树妈妈”,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同时,通过互动与表达,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合作能力。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参与感,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