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9 22:32:50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的一篇经典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之间的对话。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也展现了他对于礼治与仁政的追求。

原文如下: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如下: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和季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先王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而且它位于我们的国境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回答说:“季氏要这样做,我们两个做臣子的都不愿意。”孔子说:“求!古代的贤人周任说过:‘能施展才能就担任职位,不能胜任就辞职。’如果遇到危险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那些辅佐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又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并且靠近费地。如果不趁现在攻取,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祸患。”孔子说:“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却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治理国家的人,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公,不担心贫穷而担心社会不安定。因为分配公平就没有贫穷,和睦相处就没有人口稀少,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按照这样的原则,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德政去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如今你们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稳定;反而在国家内部谋划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宫廷内部啊。”

这篇对话充分展示了孔子对于政治智慧的理解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他强调了治理国家应当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建设,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武力解决问题。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