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第十八式双推手)】“太极拳 第十八式双推手”是传统太极拳套路中的一个经典动作,常用于练习推手技巧和内劲的运用。该动作不仅体现了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核心思想,还强调了身体的协调性与意念的集中。通过练习这一式,习练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太极拳中“听劲”“化劲”和“发劲”的基本原理。
一、动作概述
双推手是太极拳套路中较为特殊的动作之一,主要出现在杨氏太极拳等流派中。它并非单纯的双手前推,而是通过手臂的缠绕、牵引与配合身体的转动,形成一种内外合一的推按之势。此式强调“以腰带臂”,讲究“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二、动作要领总结
项目 | 内容 |
动作名称 | 双推手 |
动作类型 | 推手类动作 |
起始姿势 | 站立,双脚与肩同宽,重心稳定 |
手部动作 | 双手从胸前推出,手臂微屈,掌心向下或向前 |
身体姿态 | 松腰沉胯,脊柱中正,气沉丹田 |
步法 | 前后步交替,保持重心平稳 |
意识引导 | 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意念集中在双手与腰部 |
功效 | 提高推手技巧,增强内劲,改善身体协调性 |
三、练习要点
1. 动作连贯:双推手的动作应如行云流水,动作之间衔接自然。
2. 力由脊发:发力时应从脊背发出,而非单纯用手臂用力。
3. 虚实分明:在动作过程中,注意身体的虚实转换,避免僵硬。
4. 呼吸配合:动作起落与呼吸同步,吸气时收,呼气时放。
5. 注重内劲:推手不仅是外在动作,更强调内在力量的调动与控制。
四、常见误区
误区 | 说明 |
用力过猛 | 双推手讲究“以柔为主”,过度用力反而失去太极韵味 |
身体僵硬 | 动作不灵活,影响整体协调性 |
忽略意念 | 忽视意识引导,导致动作失去太极精髓 |
步法混乱 | 步法不稳,影响动作的流畅性和效果 |
五、结语
“太极拳 第十八式双推手”不仅是太极拳套路中的一招,更是习练者提升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反复练习,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还能深入体会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哲学内涵。建议初学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练习,逐步掌握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