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释义】“危在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危险已经迫近,情况非常紧急,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时间的紧迫性和形势的严峻性,通常用来描述战争、灾难、危机等关键时刻。
一、成语释义
- 字面意思:危险就在眼前,连一天一夜的时间都可能来不及。
- 引申意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非常紧急的关头,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之所谓贤者,未必能安其身;而危在旦夕,不亦悲哉!”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紧张局势 |
搭配 | 常与“形势”、“局势”、“处境”等词搭配使用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命在旦夕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风平浪静、太平无事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灾难发生时 | “地震后的灾区形势危在旦夕,救援工作刻不容缓。” |
战争时期 | “敌军逼近,我方防线危在旦夕,必须立刻增援。” |
企业危机 | “公司财务状况危在旦夕,管理层正在紧急商讨对策。” |
五、总结
“危在旦夕”是一个极具警示性的成语,常用于强调当前面临的严重威胁和紧迫感。它不仅传达了时间上的紧迫性,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应对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表达当前所处的紧张状态。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危在旦夕”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方式,帮助读者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