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什么意思】“危在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情况非常紧急,危险迫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多用于描述战争、灾难、疾病等极端情境下的危机状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危在旦夕 |
拼音 | wēi zài dàn xī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今大敌将至,危在旦夕。” |
释义 | 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形势严峻、情况紧急的状态,常作谓语或补语。 |
近义词 | 火烧眉毛、迫在眉睫、千钧一发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风平浪静、稳如泰山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战争 | 敌军逼近,我方危在旦夕,必须立刻撤退。 |
疾病 | 病人病情恶化,危在旦夕,需立即送医抢救。 |
自然灾害 | 山体滑坡即将发生,村民危在旦夕,需紧急疏散。 |
企业危机 | 公司资金链断裂,已危在旦夕,必须尽快寻求融资。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不要滥用:虽然“危在旦夕”表示极度紧急,但不应随意用于日常小事,否则会削弱其严肃性。
2. 搭配得当:该成语通常与“面临”、“处于”等动词搭配使用,如“面临危在旦夕的困境”。
3. 避免口语化:在正式场合中,建议使用更规范的表达方式,如“形势严峻”、“情况紧急”。
四、总结
“危在旦夕”是一个具有强烈警示意义的成语,用来形容当前面临的危险极为紧迫,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在写作或口语中合理使用此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语境和搭配,以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危在旦夕”的含义、用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帮助我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