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因循的意思是什么】“苟且因循”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问题或责任时,采取一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只求表面安稳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苟且 | 指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马虎应付 |
因循 | 指沿袭旧习,不求改进,拖延不前 |
合起来,“苟且因循”指的是做事不认真、不积极,只是勉强维持现状,不愿改变或进步。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古代文献,常见于文言文中,如《后汉书》《宋史》等。
- 用法: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强调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积极进取。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消极怠工 |
反义词 | 勤奋努力、积极进取、锐意改革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某员工长期对任务敷衍了事,公司领导批评他“这种苟且因循的态度,会影响团队发展。”
2. 学习环境:学生如果总是临时抱佛脚,不认真复习,就是典型的“苟且因循”。
3. 个人成长:一个人若总是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挑战,也可以说是“苟且因循”。
五、总结
“苟且因循”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或工作态度,强调对现状的被动接受和对改变的回避。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个人或组织的发展停滞,因此应当警惕并加以改正。只有不断进取、勇于面对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