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全诗】“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是该诗中的经典名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英勇守卫国土、抵御外敌入侵的赞颂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一、全诗
《出塞》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通过回顾秦汉时期的边关战事,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其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尤为突出,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
二、诗句解析
诗句 | 解析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指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关隘,象征边塞历史的悠久与战争的频繁。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描写征人远赴边疆,常年征战,难以归家的悲凉景象。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如果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就能有效抵御外敌。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表达了对边关稳固、外敌无法越境的坚定信念。 |
三、背景与意义
王昌龄生活在唐朝中期,当时边疆战事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他以诗歌为载体,记录边塞将士的艰辛与忠诚,同时也表达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不教胡马度阴山”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古代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与担当。
四、结语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仅是《出塞》中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边塞意象。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英雄的情怀与民族的希望,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