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生经历】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一生经历了仕途起伏、政治沉浮和文学创作的高峰,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一、人生经历总结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一生历经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等多位皇帝,在政治上经历了从直言进谏到贬谪外放,再到晚年归隐的曲折历程。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尤其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被誉为“诗王”。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白居易一生经历简表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772年 | 出生于陕西渭南 | 祖籍山西太原 |
783年 | 随父迁居洛阳 | 父亲白季庚为官 |
790年 | 开始学习诗歌 | 受祖父影响 |
800年 | 中进士 | 29岁 |
801年 | 授校书郎 | 初入仕途 |
806年 | 任左拾遗 | 奉旨写《秦中吟》等讽喻诗 |
815年 | 因直言被贬江州司马 | 因“诽谤朝政”遭弹劾 |
818年 | 在江州写下《琵琶行》 | 代表作之一 |
820年 | 调任忠州刺史 | 感叹仕途坎坷 |
824年 | 任杭州刺史 | 治理西湖,修建堤坝 |
827年 | 任苏州刺史 | 继续治理地方 |
830年 | 任河南尹 | 后因病辞官 |
846年 | 卒于洛阳 | 葬于香山 |
三、人生特点总结
1. 文学成就突出:白居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开创了“新乐府”诗派。
2. 关心民生: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是对农民、妇女、士兵等弱势群体的关注。
3. 仕途波折:虽有才华,但因性格耿直,屡遭贬谪,最终选择归隐。
4. 晚年闲适:晚年退居香山,专心著述,留下大量诗文。
四、结语
白居易的一生是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一生。他用诗歌记录时代,用文字关怀百姓,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