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望洞庭》,一首描绘洞庭湖秋夜美景的绝句。
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字字珠玑。开篇“湖光秋月两相和”,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湖面与明月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接着“潭面无风镜未磨”,用“镜”来形容湖面的平静,仿佛未经打磨的镜子,细腻而柔和,给人一种静谧之感。
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将视角拉远,从近处的湖面转向远处的山峦。洞庭湖中的君山,被诗人比作“白银盘里一青螺”,形象生动,令人浮想联翩。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秀丽,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望洞庭》虽为五言绝句,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陶醉与向往。
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湖水之上,耳边是轻柔的波浪声,眼前是如画的山水风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往往蕴含哲理与情感,而这首《望洞庭》则是他笔下清新脱俗、意境悠远的代表之作。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