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简介】红旗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时十年(1960年—1970年)修建的一条人工天河。它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
红旗渠的修建背景源于林县长期干旱少雨、严重缺水的问题。历史上,这里曾因缺水导致农业生产困难,人民生活贫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干部群众决定引水入林,最终形成了红旗渠工程。
红旗渠全长约1500公里,其中干渠总长70.6公里,支渠遍布全县,灌溉面积达5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使林县从一个贫困县发展成为农业先进县。
红旗渠简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红旗渠 |
建设时间 | 1960年—1970年 |
地点 | 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 |
工程性质 | 人工引水工程 |
总长度 | 约1500公里 |
干渠长度 | 70.6公里 |
支渠数量 | 多条,覆盖全县 |
灌溉面积 | 约54万亩 |
建设背景 | 林县长期缺水,农业困难 |
建设目的 | 引水入林,改善农业生产 |
建设特点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历史意义 | 新中国建设奇迹,民族精神象征 |
红旗渠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的缩影。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