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是什么修辞手法

2025-09-29 17:08:24

问题描述: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是什么修辞手法,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7:08:24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是什么修辞手法】一、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玩冰时的情景,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脆、悦耳的美感。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诗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声两种修辞方式。

- 比喻:将冰块敲击的声音比作“玉磬”和“玻璃碎地”的声音,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艺术性。

- 拟声:通过“穿林响”“碎地声”等词语,模拟了声音的动态效果,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声音。

此外,诗句中还隐含着通感的修辞手法,即用听觉上的感受来表达视觉或触觉上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感染力。

二、表格展示答案:

问题 答案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哪首诗? 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这两句诗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比喻、拟声、通感
“玉磬”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将声音比作玉磬)
“玻璃碎地声”属于哪种修辞手法? 拟声(模拟声音效果)
是否有通感的修辞? 是,听觉与视觉结合
诗句整体表达了什么情感? 清新、活泼、富有童趣

三、结语:

通过对“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这些修辞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孩童玩冰时的快乐与纯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