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子驾豕原文及翻译】一、
《商於子驾豕》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文言短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章通过讲述商於子驾驶一头猪出行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识时务、不懂变通的人。文中借“驾豕”这一荒诞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中盲目守旧、缺乏灵活应变能力之人的批评。
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其原文与翻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并从中获得启发。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商於子家贫,无牛,役以豕。 | 商於子家里贫穷,没有牛可用,就用猪来拉车。 |
其父曰:“汝何以不驾牛?” | 他的父亲问:“你为什么不用车牛呢?” |
曰:“牛力大而性迟,豕力小而性速。” | 他回答:“牛力气大但性子慢,猪力气小但跑得快。” |
父曰:“然则汝何不早言?” | 父亲说:“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早不说呢?” |
曰:“吾恐其不能胜也。” | 他说:“我担心它不能胜任。” |
父曰:“汝不知也。夫物各有其用,不可强求。” | 父亲说:“你是不知道啊。事物各有其用途,不可强求。” |
子曰:“然则吾可驾豕矣。” | 商於子说:“那么我可以驾驭猪了。” |
父曰:“汝虽能驾豕,然终不如牛之善。” | 父亲说:“你虽然能驾驭猪,但终究不如牛好用。” |
子曰:“然则吾将舍豕而从牛。” | 商於子说:“那么我将放弃猪,改用牛。” |
父曰:“汝今已知其弊矣,何不早悟?” | 父亲说:“你现在才知道它的缺点,为什么不早点明白呢?” |
三、内容分析
这篇寓言通过商於子的行为,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或方法,而不是一味坚持固有观念。
商於子一开始认为猪比牛更适合,结果却因猪的不足而失败,最终才意识到牛的优势。这反映出一种盲目自信、缺乏判断力的态度,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理性分析、灵活应对。
四、启示与思考
1. 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猪看似灵活,但实际使用中并不适合拉车,说明我们要看本质而非表象。
2. 应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商於子的父亲指出问题所在,但他并未及时采纳,导致后来的失败。
3.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规律。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文的哲学思想或文学价值,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