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产权房是什么意思如何购买】共有产权房是一种由政府和购房者共同拥有产权的住房形式,旨在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负担的住房选择。它在价格上低于市场价,同时又保留了部分产权归属购房者,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以下是对共有产权房的基本解释及购买流程的总结。
一、共有产权房是什么意思?
共有产权房是指由政府或国有单位出资建设,购房者按比例出资购买的部分产权,双方共同拥有房屋产权的一种保障性住房。购房者享有房屋的居住权和有限的处置权,但不能完全自由买卖。
- 产权比例:通常为政府占50%-70%,购房者占30%-50%。
- 价格优势:售价低于同地段商品房,一般为市场价的60%-80%。
- 使用限制:不得随意转让、出租,需经审批后方可交易。
二、如何购买共有产权房?
购买共有产权房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经过申请、审核、选房等流程。以下是具体的购买步骤: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资格审核 | 申请人需具备本地户籍、稳定收入、无房或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等条件。 |
| 2. 提交申请 | 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或指定机构提交购房申请及相关材料。 |
| 3. 资格公示 | 审核通过后,名单会在政府网站或社区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
| 4. 摇号选房 | 若房源不足,将通过公开摇号方式确定购房人选。 |
| 5. 签订合同 | 确定房源后,与开发商或政府签订《共有产权住房买卖合同》。 |
| 6. 办理贷款 | 可申请公积金贷款或商业贷款,贷款额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
| 7. 产权登记 | 房屋交付后,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明确双方产权比例。 |
三、注意事项
- 共有产权房在一定年限内(如5年)不得上市交易,满年限后可按政策规定出售。
- 出售时,政府优先回购,若不回购,购房者可与第三方交易,但需补交差价。
- 购买前应详细了解所在城市的具体政策,因地区差异较大。
四、总结
共有产权房是政府为缓解住房压力、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而推出的一种新型住房模式。其核心在于“共有”与“保障”,既降低了购房门槛,又保障了公平性。购买流程相对规范,需提前了解政策并做好准备。
如您对某一城市的共有产权房政策感兴趣,建议查阅当地住建局官网或咨询相关房产中介,获取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