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古诗赏析】杜甫的《望岳》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也体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远大的志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歌内容概述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所作,全诗如下: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立志攀登高峰、成就一番事业的抱负。
二、艺术特色总结
项目 | 内容 |
题材 | 山水诗,抒情诗 |
风格 | 气势恢宏,语言简练 |
修辞手法 | 对偶、拟人、夸张 |
意象 | 岱宗(泰山)、青未了、阴阳、曾云、归鸟 |
情感基调 | 壮阔、豪迈、积极向上 |
思想内涵 | 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体现诗人远大志向 |
三、赏析要点
1.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以设问开头,引出对泰山的赞叹。“齐鲁青未了”形象地描绘了泰山连绵不绝的绿色山峦,展现出其雄伟气势。
2.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指大自然,“钟神秀”说明泰山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阴阳割昏晓”则用自然现象表现泰山之高,使得山的两侧阳光早晚分明。
3.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描写诗人站在山巅,看到云雾缭绕,心胸开阔;目送飞鸟归巢,目光深远,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4.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诗人不甘平庸、渴望登高望远、实现理想的壮志豪情。
四、总结
《望岳》不仅是杜甫早期作品中的一颗明珠,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山水诗之一。它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望岳 |
作者 | 杜甫 |
朝代 | 唐代 |
类型 | 山水诗、抒情诗 |
主题 | 热爱自然、志向远大 |
重点诗句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艺术特点 | 对偶、拟人、夸张、意境深远 |
思想内涵 | 崇尚自然,胸怀大志 |
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甫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可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