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古诗原文及注释翻译】《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因望月而引发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抒情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
《望月有感》通过描绘秋夜望月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白居易诗歌中“以情动人”的艺术风格。该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原文、注释与翻译
内容 | 说明 |
原文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客,相逢泪满衣。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创作背景 |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因战乱与家人分离,借望月寄托思乡之情。 |
关键词解释 | - 世业空:家业破败,无以为继。 - 羁旅:漂泊在外。 - 吊影:孤独的身影。 - 千里雁:比喻远隔千里的亲人。 - 九秋蓬:秋天飘零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乡心:思乡之心。 |
译文 | 时局艰难,年岁荒芜,家业早已破败。 兄弟们各自漂泊,相聚时泪湿衣襟。 田园荒凉,战争之后,骨肉亲人四处流离。 我独自一人,如孤雁分飞千里;如秋蓬随风飘荡。 我们共同望着明月,应该都会落下泪水, 一夜之间,思乡之情在五个地方同时涌起。 |
三、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 语言简练:用词朴素,不事雕琢,却富有感染力。
- 结构严谨:四联八句,对仗工整,层次分明。
- 意境深远:以“望月”为线索,贯穿全诗,营造出浓厚的思乡氛围。
四、结语
《望月有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乡之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民的普遍命运。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