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施用地属于什么用地】在土地分类中,水利设施用地是一个重要的类别,主要用于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相关的基础设施。了解其性质和分类,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规划、使用和管理这类土地资源。
一、
水利设施用地是指为防洪、灌溉、供水、排水、发电等目的而建设的各类水利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这类用地通常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水利设施用地属于“其他用地”中的一个子类,具体包括水库、水坝、堤防、泵站、渠道、闸门等水利设施所占的土地。这类用地在城市规划、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水利设施用地虽然属于非农业用地,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涉及不同的权属关系和管理方式,例如国有、集体或私人所有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水利设施用地 |
英文名称 |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Land |
所属类别 | 其他用地(非农业用地) |
主要用途 | 防洪、灌溉、供水、排水、发电等 |
典型设施 | 水库、水坝、堤防、泵站、渠道、闸门等 |
管理属性 | 公共性、公益性为主 |
权属类型 | 国有、集体、私人等 |
法律依据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
与其他用地关系 | 属于特殊用途用地,不用于农业生产或城市建设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水利设施用地在土地分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合理规划和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地方政策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其用途和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