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髓知味的意思】“食髓知味”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吃了骨头里的骨髓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引申为:一旦尝到了某种好处或甜头,就会更加渴望继续享受,甚至无法自拔。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某种事物(如权力、利益、享乐等)的沉迷和依赖。
一、
“食髓知味”出自《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求之,崇曰:‘吾所爱,天下莫能当也。’秀怒,遂矫诏收崇。崇在东市,顾谓绿珠曰:‘吾今为尔得罪。’绿珠曰:‘愿效死。’乃先坠楼而死。崇亦被杀。时人谓之‘食髓知味’。”
原意是说,石崇因为贪图美色,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后来人们用“食髓知味”来形容人一旦尝到甜头,就难以自拔,容易陷入更深的欲望之中。
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警示意味,提醒人们不要因一时的快感或利益而迷失自我,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食髓知味 |
出处 | 《晋书·石崇传》 |
原意 | 吃了骨头里的骨髓,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
引申义 | 一旦尝到甜头,就难以自拔,容易沉迷于欲望或利益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人因贪图享乐、权力、利益而失去理智 |
警示意义 | 提醒人们不要因小失大,要懂得克制欲望 |
近义词 | 欲壑难填、贪得无厌、沉溺其中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自控自律 |
三、结语
“食髓知味”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避免因一时的满足而付出更大的代价。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