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司空见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事物非常常见,以至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新奇。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春草绿。”原意是说李司空(官职名)对这类事情早已见多识广,不觉得奇怪。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空见惯”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某些事情虽然常见,但可能仍值得重视或反思。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司空见惯 |
拼音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出处 | 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 |
含义 | 指某类事情经常发生,人们已习以为常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社会现象、日常行为等 |
情感色彩 | 中性或略带贬义(视语境而定)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社会现象 | 这种现象在城市中早已司空见惯。 |
日常生活 | 高楼林立,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司空见惯之景。 |
工作环境 | 他每天加班,这在公司里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
教育领域 | 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已司空见惯。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
反义词 | 罕见、少见、前所未有 |
四、注意事项
- “司空见惯”强调的是“常见”,而不是“合理”。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
- 不宜用于表达正面评价,如“这种做法司空见惯,值得推广”这样的说法不够准确。
- 在正式写作中应谨慎使用,避免因语义模糊导致误解。
五、总结
“司空见惯”是一个常用且具有文化背景的成语,适用于描述那些频繁出现、令人习以为常的现象。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同时也能避免误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对“司空见惯”的现象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思考,而非一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