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磬齐鸣这个成语什么意思】“钟磬齐鸣”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多种乐器同时奏响,声音和谐、气势宏大。它多用来比喻各种力量或声音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壮观的场面。在古代,钟和磬是重要的礼乐乐器,常用于宫廷或祭祀场合,因此该成语也带有庄重、隆重的意味。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钟磬齐鸣 |
拼音 | zhōng qìng qí míng |
释义 | 指钟和磬两种乐器同时发出声音,比喻多种声音或力量同时作用,场面宏大、和谐。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钟磬齐鸣,鼓瑟并作。”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音乐、庆典、集会等场景,也可引申为各方力量协同合作。 |
近义词 | 众声喧哗、百乐齐奏、万籁俱寂(反义) |
反义词 | 鸦雀无声、寂静无声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庆典活动 | 在国庆庆典上,钟磬齐鸣,气氛热烈,令人振奋。 |
音乐演出 | 演奏会上,古琴与编钟齐鸣,展现出传统音乐的魅力。 |
团队协作 | 公司各部门齐心协力,如同钟磬齐鸣,顺利完成项目。 |
三、成语寓意
“钟磬齐鸣”不仅是一种声音的描绘,更象征着协调、合作与和谐。在现代社会中,它常被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多方努力共同达成目标的情景,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四、总结
“钟磬齐鸣”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音乐场景,也可引申为团队协作或集体行动的象征。通过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对和谐与力量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