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并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并”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表示“一起、同时、合并、并且”等含义。在成语中,“并”字也常常出现,用来表达某种状态或动作的同步性、一致性或合并性。以下是一些带有“并”字的常见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
“并”字在成语中通常起到连接两个事物或描述一种并列关系的作用。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的协作、共同行为,或者强调同时发生的情况。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带“并”字的成语一览表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并驾齐驱 | 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并行不悖 | 同时进行而不冲突 | 《礼记·中庸》 |
并肩作战 | 一起战斗,共同奋斗 | 现代常用 |
并蒂莲花 | 比喻夫妻或姐妹情深 | 《红楼梦》 |
并存共荣 | 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 | 现代常用 |
并力同心 | 齐心协力 | 《后汉书·王符传》 |
并吞八荒 | 形容统一全国,势力强大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并重并举 | 同时重视和进行 | 现代常用 |
并世无双 | 当世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罕见 | 《史记·项羽本纪》 |
并刀如水 | 形容刀锋锐利,寒光逼人 | 《宋史·岳飞传》 |
三、小结
以上成语中的“并”字,虽然形式相同,但所表达的含义各不相同,有的强调“同时”,有的强调“并列”,还有的强调“合并”。通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古文和现代汉语中的搭配方式。建议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