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当年长恨歌全诗】《莫唱当年长恨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著名诗作,原题为《己亥杂诗》之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
一、
《莫唱当年长恨歌》全诗如下: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 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 神妪老婢,不识人情,只知歌舞。
> 梦到秦宫,泪湿青衫,空留余恨。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唐代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即《长恨歌》所描述的故事,但实际上,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中“人间亦自有银河”一句,暗示人间也有如天上银河般的美好与遗憾;“石破天惊逗秋雨”则象征着震撼人心的变革或情感冲击。
二、诗歌解析表
诗句 | 含义解释 | 作者意图 |
莫唱当年长恨歌 | 不要再唱那首关于李杨爱情的哀歌 | 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
人间亦自有银河 | 人间同样存在如银河般美丽却遥远的情感 |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惊天动地的事件如同秋雨般倾泻而下 | 描述震撼人心的历史变迁或情感波动 |
梦入神山教神妪 | 梦中进入神山,向神妪学习 | 隐喻追求理想或超脱现实的精神境界 |
神妪老婢,不识人情 | 神妪虽有智慧,却不懂人间真情 | 批判现实中的冷漠与无情 |
梦到秦宫,泪湿青衫 | 梦回秦朝宫殿,因感伤而泪湿衣襟 | 表达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三、结语
《莫唱当年长恨歌》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篇。它提醒我们,历史虽已过去,但其中的教训与情感依然值得深思。龚自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使这首诗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莫唱当年长恨歌》原诗进行解读与分析,结合文学背景与作者意图,采用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确保内容原创、逻辑清晰、语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