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煮豆燃豆箕】“曹植煮豆燃豆箕”这一典故出自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兄弟之情与政治斗争的残酷,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
一、
《七步诗》是曹植在受到其兄长魏文帝曹丕猜忌的情况下所作。相传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将处死他。曹植随即吟出:“煮豆燃豆箕,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以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兄弟之间的矛盾,表达对兄弟相残的痛心与不满。
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的紧张关系。千百年来,这首诗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骨肉亲情与兄弟情深的重要象征。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七步诗》 |
作者 | 曹植(三国时期文学家) |
背景 | 曹丕即位后对弟弟曹植的猜忌,命其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 |
诗句 | 煮豆燃豆箕,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主题 | 兄弟相残、骨肉亲情、政治压迫 |
意象 | “豆”与“豆箕”比喻兄弟;“釜”象征权力或环境 |
后世影响 | 成为表达兄弟情谊与政治斗争的经典诗句,常用于文学、教育和日常表达 |
三、结语
“曹植煮豆燃豆箕”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更是一种情感与历史的交汇。它提醒人们珍惜亲情,也警示世人权力斗争可能带来的悲剧。曹植的才情与遭遇,使这首诗超越了时代,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