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降兮北渚原文及翻译】《帝子降兮北渚》出自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该篇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湘水之神与湘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神秘、哀婉与深情。以下为原文及翻译,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一、原文
> 帝子降兮北渚,
> 目眇眇兮愁予。
> 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登白薠兮骋望,
> 与佳期兮夕张。
> 鸟何萃兮蘋中,
> 罾何为兮水裔?
> 朝驰余马兮江皋,
> 夕济兮西澨。
> 闻佳人兮召予,
> 将腾驾兮偕逝。
> 筑室兮水中,
> 蓬蒿兮覆之。
> 闻佳人兮召予,
> 将腾驾兮偕逝。
> 时不可兮再得,
> 聊逍遥兮容与。
二、翻译
> 神女降临在北面的沙洲,
> 我远望而心生忧愁。
> 秋风轻轻吹拂,
> 洞庭湖的波浪翻涌,树叶纷纷飘落。
> 我登上长满白草的高地,远眺远方,
> 期待与佳人相会于夜晚。
> 鸟儿为何聚集在浮萍之间?
> 渔网为何挂在水边?
> 清晨我驱马奔向江边,
> 黄昏渡过西岸。
> 听到佳人的呼唤,
> 我准备驾车一同离去。
> 在水中建造房屋,
> 用蓬草覆盖屋顶。
> 听到佳人的召唤,
> 我准备驾车一同离开。
> 时机难得,难以再次获得,
> 只能悠然自得地等待。
三、(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屈原《九歌·湘夫人》 |
主题 | 神女与湘夫人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婉、缠绵 |
主要意象 | 秋风、洞庭波、木叶、白薠、水裔、佳人等 |
结构特点 | 采用对仗句式,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 |
象征意义 |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遗憾 |
文学价值 | 是楚辞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
四、结语
《帝子降兮北渚》不仅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更是一幅充满神话色彩与自然意境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爱情与命运的思考。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