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

2025-10-24 20:40:10

问题描述: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20:40:10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奠基人。他以清高自洁、不慕荣利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一、

陶渊明一生经历丰富,早年曾出仕为官,但因不愿屈身事权贵,最终辞官归隐,过上了耕读自给的生活。他的代表作《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提供《陶渊明传》的原文,并附上简要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与思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浔阳柴桑人也。 陶渊明,字元亮,也有人说是陶潜,是浔阳柴桑人。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他年轻时就胸怀高远,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
避乱入山,不仕刘宋。 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山中,不为刘宋政权效力。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但不拘泥于字句的理解;每当有所领悟,便高兴得忘记吃饭。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他喜欢喝酒,但家里贫穷,常常无法经常得到酒喝。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会准备酒请他来喝。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一到喝酒就喝光,期望一定要喝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喝醉后就离开,从不因为去留而表现出不舍。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他一边喝酒一边写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其妻翟氏,亦能安贫。 他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贫困的生活。
有稚子,曰阿通,年八岁。 有一个小儿子,叫阿通,八岁。
每见酒,便求之。 每次看到酒,就要求父亲给他喝。
渊明曰:“吾常言,若饮酒,当以醉为度。” 陶渊明说:“我常说,喝酒应该以醉为度。”
于是,遂不复许。 于是,就不再答应他了。
时人谓之“真率”。 当时的人称他为“真诚率直”。

三、结语

陶渊明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更是一位精神上的隐士。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深远,至今仍被人们所敬仰。通过阅读《陶渊明传》,我们不仅能了解这位诗人的一生,更能感受到他那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