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原文及翻译】《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出自《乐府诗集》,讲述了一个少年被征召入伍,多年后归来却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一、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野菜,井上生青苔。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二、翻译
十五岁就被征召去从军,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在路上遇到了同乡的人,问:“你家里还有谁?”
那人说:“远远望去就是你的家,坟墓重重,长满了松柏。”
兔子从狗洞里钻进去,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
庭院里长满了野菜,井边爬满了青苔。
他把谷子舂了做饭,摘下葵菜煮汤。
饭菜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道要给谁吃。
走出门向东望去,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打湿了衣裳。
三、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十五从军征》 |
作者 | 汉代乐府诗(无具体作者) |
体裁 | 乐府诗(叙事诗) |
主题 | 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摧残,家庭离散的悲剧 |
主要人物 | 少年士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归来) |
情感基调 | 悲凉、凄苦、哀伤 |
艺术特色 | 真实朴素的语言,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 |
关键意象 | 松柏冢、兔入狗窦、野菜、青苔、羹饭无人食 |
诗歌结构 | 叙事+抒情,层层递进,结尾点题 |
四、结语
《十五从军征》虽短小精悍,但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反映社会现实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展示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