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十一个沉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沉淀反应是理解复分解反应和离子反应的重要基础。以下是对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十一个沉淀的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物质。
一、常见沉淀总结
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十一种常见的沉淀物。它们通常是由两种可溶性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质。以下是这些沉淀的名称、化学式及形成条件:
序号 | 沉淀名称 | 化学式 | 形成条件(常见反应) |
1 | 碳酸钙 | CaCO₃ | CaCl₂ + Na₂CO₃ → CaCO₃↓ + 2NaCl |
2 | 碳酸钡 | BaCO₃ | BaCl₂ + Na₂CO₃ → BaCO₃↓ + 2NaCl |
3 | 硫酸钡 | BaSO₄ | BaCl₂ + Na₂SO₄ → BaSO₄↓ + 2NaCl |
4 | 硫酸铅 | PbSO₄ | Pb(NO₃)₂ + H₂SO₄ → PbSO₄↓ + 2HNO₃ |
5 | 氢氧化镁 | Mg(OH)₂ | MgCl₂ + 2NaOH → Mg(OH)₂↓ + 2NaCl |
6 | 氢氧化铝 | Al(OH)₃ | AlCl₃ + 3NaOH → Al(OH)₃↓ + 3NaCl |
7 | 氢氧化铁 | Fe(OH)₃ | FeCl₃ + 3NaOH → Fe(OH)₃↓ + 3NaCl |
8 | 氢氧化铜 | Cu(OH)₂ | CuSO₄ + 2NaOH → Cu(OH)₂↓ + Na₂SO₄ |
9 | 硫化亚铁 | FeS | FeCl₂ + Na₂S → FeS↓ + 2NaCl |
10 | 硫化铜 | CuS | CuSO₄ + Na₂S → CuS↓ + Na₂SO₄ |
11 | 硫化锌 | ZnS | ZnCl₂ + Na₂S → ZnS↓ + 2NaCl |
二、沉淀的判断方法
在实际实验中,判断是否产生沉淀可以通过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或是否有固体析出。此外,还可以通过查阅溶解性表来判断某种盐是否为沉淀。
- 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都可溶,硫酸钡铅不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氢氧化物多不溶。”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反应条件:有些沉淀只有在特定浓度或温度下才会生成。
2. 避免混淆:如“碳酸钙”与“碳酸钠”虽然都含碳酸根,但前者是沉淀,后者是可溶的。
3. 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沉淀实验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防止误判。
通过以上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初中化学中的常见沉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