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翻译全文及出处】《静女》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爱情诗,描写了一位温婉娴静的女子与男子之间的约会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男女之间含蓄而美好的情感交流。
一、原文内容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管彤。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翻译解析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静女其姝 | 那个安静美丽的女子 | “静女”指文静的女子,“其姝”表示她很美丽 |
俟我于城隅 | 约我在城角相见 | “俟”意为等待,“城隅”指城墙角落 |
爱而不见 | 虽然喜爱却看不见她 | 表达男子焦急等待的心情 |
搔首踟蹰 | 抓着头来回走 | 形容男子心急如焚的样子 |
静女其娈 | 那个安静漂亮的女子 | “娈”形容女子美貌 |
贻我管彤 | 她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笛 | “贻”是赠送,“管彤”是一种红色的乐器 |
彤管有炜 | 红色的管笛光彩夺目 | “炜”意为光辉明亮 |
说怿女美 | 我喜欢你送给我的美好 | “说怿”即喜悦,“女美”指她的美 |
自牧归荑 | 她从牧场带回一把白茅草 | “自牧”指从牧场回来,“归荑”是带回白茅 |
洵美且异 | 实在是美丽又特别 | “洵”意为确实,“异”指与众不同 |
匪女之为美 | 不只是这东西本身美丽 | 表示礼物虽好,但更因送礼人而珍贵 |
美人之贻 | 是因为美人送给我的 | 强调感情胜过物质 |
三、出处说明
《静女》出自《诗经·邶风》,是《诗经》中“国风”部分的作品之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各地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静女》正是其中一首反映爱情生活的代表作。
四、总结
《静女》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相约、互赠信物的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静女”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温柔贤淑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男子对爱情的执着与珍惜。诗中通过“管彤”“荑草”等物品,寄托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以物寄情”的传统文学手法。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静女 |
出处 | 《诗经·邶风》 |
类型 | 爱情诗 |
主题 | 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
特点 | 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含蓄细腻 |
手法 | 以物寄情、细节描写、心理刻画 |
这篇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婚恋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就是【静女翻译全文及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