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与践行宗旨、服务人民不相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削弱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当前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向。
首先,部分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缺乏真正的群众观念。个别同志在工作中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忽视了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脱离群众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部分干部没有真正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未能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次,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式僵化。一些单位在面对群众诉求时,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情况,缺乏主动作为的意识和担当精神。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不够及时,处理不够彻底,导致小事拖大、矛盾升级,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再次,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决策缺乏科学性。部分干部在制定政策或开展工作时,往往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或上级指示,忽视了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导致政策与实际脱节,难以有效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这反映出在工作作风上还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缺乏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实践精神。
此外,部分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存在“重业务、轻民生”的倾向,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不够,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基层一线,由于人手紧张、任务繁重,一些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投入精力不足,导致群众办事难、跑腿多的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宗旨意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同时,要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此外,还要加强监督问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坚决查处,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总之,践行宗旨、服务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职责。只有不断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