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紫藤萝瀑布》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描写紫藤萝的写作手法。
- 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
- 培养学生从自然景物中感悟人生哲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体会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希望。
-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分析紫藤萝的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 理解作者由景入情、由物及人的写作思路。
- 教学难点:
- 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 领会“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永不停息的”这一主题。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图片资料(紫藤萝盛开的图片)、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宗璞及其作品风格,查找有关“紫藤萝”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与语言积累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紫藤萝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 提问:“你见过这样的花吗?它给你怎样的感觉?”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紫藤萝的文章——《紫藤萝瀑布》。”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播放配乐朗诵。
- 思考问题:
-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紫藤萝的?
- 文中描写了紫藤萝的哪些方面?
- 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字词积累(10分钟)
- 教学重点词语:迸溅、挑逗、伫立、稀落、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等。
- 学生齐读、组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本文以景写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与情感体验
1. 复习导入(5分钟)
-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回顾作者对紫藤萝的描写。
2.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20分钟)
- 分段阅读,找出描写紫藤萝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
- 示例分析:
-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 运用比喻,将紫藤萝比作瀑布,形象生动,表现其繁茂之势。
-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 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生命力和动感。
3. 情感升华,理解主旨(15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
- 作者为什么由紫藤萝联想到生命?
- 文中提到“生死谜,手足情”,这是指什么?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永不停息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 小组讨论后,教师总结:
- 作者通过对紫藤萝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敬仰,也暗示了面对困难时应保持乐观的态度。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面对挫折。
- 鼓励学生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物并表达情感的文字。
5. 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课文内容与写作特色。
- 强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2. 写一篇短文,描写一种植物,并结合自身经历表达感悟。
3. 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如《丁香结》,比较其写作风格。
六、板书设计:
```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一、描写紫藤萝的繁盛与生命力
二、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三、情感: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四、主题:生命的长河永不枯竭
```
七、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互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提升其写作水平。